这是我们的独特之处,也是我们希望给您留下的第一印象。
这是我们团队性格的总结,也是我们前进的方向。
地址:深圳市罗湖区太宁路28号百仕达文化中心三楼
地址:四川省成都市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新光华街7号 航天科技大厦42楼
注:以上排名按姓氏排序
曾梵志1964年生于中国武汉市,现于北京居住和创作。他曾在多个博物馆举行个展,包括新加坡美术馆的「曾梵志:理想主义」(2007年)、圣艾蒂安现代美术馆的「曾梵志」(2007年)、巴塞罗纳高迪基金会的「曾梵志」(2009年)及上海外滩美术馆的「2010·曾梵志」(2010年)。曾梵志的作品于高古轩画廊纽约、伦敦和香港都先后举行过个展,并参与多个联展,包括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(2009年)、意大利威尼斯格拉西宫的「世界属于你」(2011–2012年)、意大利威尼斯海关大楼的「原始物质」(2013年)、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「水墨艺术:当代中国艺术的今夕与共」(2013–2014年)等等。他亦曾于2013至2014年在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举行大型阶段性回顾展。在2014年应邀于卢浮宫举行的特别展览中,他的作品《从1830年至今No.4》(2014年)与欧仁·德拉克罗瓦的名作《自由领导人民》(1830年)并列展出。2016年9月,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「曾梵志:散步」是艺术家迄今为止规模最大、涵盖最广的展览。
牛根生,内蒙古老牛慈善基金会(以下简称“老牛基金会”)创始人,蒙牛创始人,伊利创始团队成员,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,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,TNC大中华区副理事长,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董事。 曾荣获CCTV“中国经济年度人物”,连续5届被评为“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企业领袖”;荣获中华慈善奖“最具爱心捐赠个人”,慈善事业“终身成就奖”、“特别贡献奖”;TNC“2014年度橡树叶奖”、美国百人会“慈善事业优秀奖”、港澳台湾慈善基金会“爱心奖”;“中国公益领袖榜单TOP10”、三次荣获“中国公益人物/影响·中国公益100人”。 2004年底发起成立老牛基金会,致力于探索一条“中国式现代慈善家族基金会”发展之路。在其影响下,家族成员全部投身公益慈善事业;其子女发起成立“老牛兄妹公益基金会”; 牛氏家族被评为“中国战略慈善典范”,其子牛犇被评为“家族慈善新生代十杰”,老牛基金会被评为“家族慈善基金会十强”。
张爽199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自然资源管理专业,自然保护主义者,保护规划师。张爽拥有超过15年一线保护项目经验,曾主持国务院颁布的《中国生物多样性战略与行动计划》陆地保护优先区分析分课题、林业部应对气候变化森林碳汇优先区分析;曾负责多个国际合作项目,包括大自然保护协会(TNC)和保护国际基金会(CI)的森林碳汇项目,该项目获得全球首个气候、社区、生物多样性(CCB)金牌项目认证;是社会公益型保护地的设计和倡导者,领导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专业化民间保护区——老河沟自然保护区;设计发起了中国碳汇基金会、云南绿色发展基金会,设立并管理华人发起针对海外保护项目的中国全球保护基金(China Global Conservation Fund)。原大自然保护协会(TNC)中国首席代表(2008-2015)。
吴鹰,博士,现任中泽嘉盟投资基金董事长,在通讯和互联网行业的企业管理及投资方面已累积逾三十年经验。吴鹰毕业于美国新泽西州理工大学。曾在美国贝尔实验室Bellcore Lab负责个人通信和多媒体通讯等前沿技术研究;之后归国创业,于1995年联合创立UT斯达康公司并担任UT斯达康中国公司董事长、首席执行官。后于2008年创立中泽嘉盟投资基金,担任董事长。此外,吴鹰还担任数字中国联合会主席、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理事会主席、“未来科学大奖”基金会创始理事等社会职务。吴鹰曾荣膺中国中央电视台“2003中国十大经济年度人物”;获北京市政府评选的 “北京市第一届留学人员创业奖”;荣获国务院侨办颁发的首届海外华人华侨“杰出创业奖”;被美国《商业周刊》评选为“拯救亚洲金融危机的亚洲50位明星”之一;入选《财富》中文版“中国最具影响力的25位商界领袖”。
张爽199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自然资源管理专业,自然保护主义者,保护规划师。张爽拥有超过15年一线保护项目经验,曾主持国务院颁布的《中国生物多样性战略与行动计划》陆地保护优先区分析分课题、林业部应对气候变化森林碳汇优先区分析;曾负责多个国际合作项目,包括大自然保护协会(TNC)和保护国际基金会(CI)的森林碳汇项目,该项目获得全球首个气候、社区、生物多样性(CCB)金牌项目认证;是社会公益型保护地的设计和倡导者,领导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专业化民间保护区——老河沟自然保护区;设计发起了中国碳汇基金会、云南绿色发展基金会,设立并管理华人发起针对海外保护项目的中国全球保护基金(China Global Conservation Fund)。原大自然保护协会(TNC)中国首席代表(2008-2015)。